English

图书俱乐部:还可更好

1998-08-0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欠了大半年书款照样给你发货,绝口不提钱的事;每月邮递员送来的书单琳琅满目,不挑一本觉得对不起人家;一个电话一封信,就把想要的书寄回家。

找书,买书,读书,生活中没有别的乐趣,这三样足使你安渡一生。如果不生活在大都市,而住地书店经理目光又有限,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每年数次外出上,扛着一箱书,坐公交车要交行李费,办点事要交包裹费,辗转辛苦带回一大堆劳累,虽然苦中有乐,但多少是不得已的麻烦。

俱乐部的开设,将这些困难由繁至简,一一化解。一个电话一封信,就把想要的书寄回家。

加入杭州三联书店俱乐部有些年头。尽管相继图书俱乐部纷纷成立,优惠也令人唾涎欲滴,但欠了大半年书款照样给你发货,绝口不提钱的事,谁还忍心换东家。

每月邮递员送来的书单琳琅满目,不挑一本觉着对不起人家。还有时不时提供的旧版书,那价格跟白送没有两样。

渐渐充实的书柜,不断增长的知识,即使遇到波折与痛苦,也不觉着累。随着第一期《爱乐》寄到,逐渐使全家人接受古典音乐影响,情操不能说提高,孩子弹琴却有了长进,会哼唱《欢乐颂》,睡觉不知不觉安稳多了。如今,《爱乐》交邮局发行,却不能抹去俱乐部的功劳。

当然,现存的方式并非没有缺点:

首先,单独的图书俱乐部不占用场地,省了租金,如书店额外经营,也不增加人手,收10%邮费无疑打消许多购书者兴趣。按图书最低标准三成利润,拿出一成作邮费,揽增一倍读者群,就比收10%邮费时多一成利润。况且俱乐部大多依附出版社,四五成利润算的话,这一倍读者量带来的效益十分可观。还有收若干不等的会费更显多余。像电信局,如果话机免初装费,多打几次电话就在里了,可他们不懂。类推,读者多买两本书,又是两倍的有利可图啊。

其次,先发书,后收钱。不满意,退货。俱乐部不能提供全部书貌与内容,对于封面到内容一般甚至平庸的图书,读者有权按消协的法规维护利益。这样做难免遇到货款不回笼,但与大部分人的争购,又是老成的读书人(奸滑狡坏的人不会光顾读书业的),损失九牛一毛。

最后,书目上不仅要标明书名、作者、价格、出版社,还需标出印张、版次、印次、精/平装。因为许多人都有个购书秘诀,书价=印张。像人民版精装《胡适传》16印张16.80元,人民文学版精装《忏悔录》26印张25.65元,平装还要便宜三五块,多了,千万别掏钱,即使书再好。想想建立在类于敲诈勒索基础上的图书,再好,又有什么意义?

(江苏宿迁乡镇干校001专箱苏谦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